艾灸有哪些作用?艾灸其实有很多的保健功能,比如艾灸能够祛邪。
艾灸调理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使体表局部温度达到130℃,而皮内温度也可达56℃左右。这种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经穴,可以达到温经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之效;还可以热引热,从而起到拔毒泄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各种虚寒证、气滞血瘀、气虚下陷、元阳虚衰、热毒壅盛证候。
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存药的作用,药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好转。
艾灸的分类:
隔蒜灸
利用蒜做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大蒜辛温喜散,有化结,拔毒之功。临床上适用于痈、疽、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等症。
隔盐灸
隔盐灸是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咸寒,入胃、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之功。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用,适用于急性肚子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脱证。